5月5日-6日,由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蘇州大學東吳哲學研究所共同舉辦的“第十屆華東青年現象學國際論壇:生活與世界”學術論壇在蘇成功召開,來自國内外青年才俊共三十多人參加本次論壇。論壇由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哲學系邢冬梅教授主持。
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黨委書記邢光晟在開幕式上緻辭,對國内外青年哲學家和研究者的到來表示歡迎,他簡要回顧了蘇州大學哲學系的發展曆程,希望各位青年學者積極交流,積極推動我校哲學學科和專業發展。哲學學科帶頭人周可真教授簡要介紹了蘇州大學哲學學科的建設和發展情況。
本次論壇共設三場。第一場由來自杭州師範大學的奚穎瑞主持,來自浙江大學的王俊、台灣高雄中山大學的楊婉儀和山東大學的蔡祥元分别從現象學角度談了偶然性問題、價值的意義問題以及如何從現象學看陶淵明詩的意蘊。第二場是外文專場,由來自華僑大學的李忠偉主持,由Kristjan Laasik、Andrea Altobrando、Andrea Baldini和Ionut Untea等四位外籍教授發表報告。Kristjan Laasik在題為Distant Things: A Closer Look的報告中從顔色在視覺感知經驗中的根本重要性讨論了夏普、胡塞爾與萊恩德克的現象學中對視覺知覺經驗的看法;Andrea Altobrando在其報告Windows, Cellars, and the (Il)legitimacy of the Husserlian Monad 中提出了形而上學意味濃厚的“單子”這一概念能否在現象學框架下使用的問題,并論證了胡塞爾對于單子論的改進;Andrea Baldini在Touching the Sound: Some reflections on phenomenology of hearing中否認日常的、物理的、技術的和傳統形而上學的對聲音的龐雜解釋,嘗試用現象學方法描述聲音的本性;Ionut Untea的題為Intentionality, the Body and the Flesh of the World的報告則認為,作為文化産物的“客體”與“身體”對人類公共生活本體論已進行了很多讨論,同時提出了在文化與自然之間的一些問題,即梅洛-龐蒂現象學視野中的肉體和直覺與馬裡翁“反-直觀”的自然都表現出人類的敬畏感。第三場是由來自南京大學、浙江大學高等研究院的馬迎輝教授主持,山東社科院尚文華教授、蘇州大學吳忠偉教授、中國政法大學張浩軍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學王嘉新教授分别做了題為《論實際生活經驗的原初發生——一種宗教哲學的分析視角》、《“無意識結構”與結構人類學的“主體性”》、《精神科學的奠基之路:從描述心理學到生活世界》和《實踐先于理論?——反思海德格爾基礎存在論中的“尋視”概念》的精彩報告。報告都緊扣現象學當中一些最基礎和核心的主題,引發了各位與會學者們的積極提問和熱烈讨論。
在總結會上,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哲學系主任吳忠偉作總結發言。他表示,年輕的參會群體給本次論壇帶來了新鮮的空氣和直接深入的思想交流。每一位參會者都充分地參與其中,表達自己的觀點,提出自己的疑問,這是真正的哲學精神,也真正彰顯了“回到事情本身”的現象學精神。他希望“華東青年現象學”能繼續堅持辦下去,為我國的現象學研究繼續貢獻自己的積極力量。
據悉,“華東青年現象學論壇”是由華東幾所高校的青年學者發起、以東南沿海高校的哲學系青年學者為主體的學術活動。該論壇每年舉辦一次,迄今已召開十屆。自論壇舉辦以來影響力逐漸擴大,吸引了海内外衆多青年學者的積極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