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王珏教授做客東吳哲學講座主講“數字經濟的倫理挑戰與秩序重構”
時間: 2022-12-09  作者:   浏覽次數: 1934

      2022128日晚,蘇州大學東吳哲學系列講座(2022)之六在線上召開。此次講座由東南大學人文學院王珏教授主講,主題為《數字經濟的倫理挑戰與秩序重構》。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副院長莊友剛教授出席講座,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李蘭芬教授、陳進華教授、桑明旭教授、邢冬梅教授、于樹貴教授、田廣蘭副教授、朱毅博士、馬詩雯博士、張晨耕博士與100餘名校内外師生參加講座。講座由田廣蘭副教授主持。

      講座伊始,王珏教授分享了對于此次選題的困惑與反思:在“數字傳奇與造富神話”背後,資本邏輯是如何運作的?數字經濟對于經濟活動的主體、企業乃至社會将帶來何種倫理影響?由這些問題出發,王珏教授的講座主要從數字經濟的革命風暴、資本邏輯、倫理挑戰及秩序重構四個維度展開,從倫理學的研究視角探讨當下數字經濟模式存在的問題與發展前景。

      從社會經濟現象入手,王珏教授首先指出,之所以稱數字經濟為“革命風暴”,是因為它意味着一種“颠覆性的創新”。作為一種新型經濟形态,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表現之一是數字平台“吞噬”世界,并通過對互聯網某一領域的壟斷提高了社會财富的集中度。對此,王教授詳細介紹了數字經濟的組織模式、生産方式、管理手段及商業模式,認為在“創新科技、福利平台”的表象之下,數字技術和平台經濟也帶來了一種“破壞性的創新”。

      接着,在“數字經濟的資本邏輯”層面,王教授回顧了電商平台商戶登記之争、阿裡巴巴“天價”罰單等案例,揭示數字技術推廣之下資本家的剝削本質,具體表現在剝削範圍擴展、廣度延展、時間延長及強度提升。在“流量為王”的時代,數字資本家緻力于将越來越多的網民塑造成為平台創造生産力的“數字工人”;而數字平台目前存在的壟斷、排他與剝削現象,進一步體現了規制其剝削性濫用的緊迫性、必要性。

      随着數字平台運營呈現出的種種問題,數字經濟所帶來的倫理挑戰成為了一項重要的議題。根據王珏教授的分析,數字經濟發展的倫理問題可以從平台經濟業态發展、平台企業自身的發展兩個層面進行分析。就前者而言,産業生态的失序将導緻大量不正當競争、壟斷生态、平台資本擴展等諸多負外部性問題的産生;就後者而言,平台企業自身的社會責任感缺失會對用戶的權益、社會秩序造成破壞,産生以“數字剩餘價值”取代人的自主性、人自身的絕對價值的風險。

      最後,在“數字經濟的秩序重構”層面,王珏教授分别從宏觀、中觀和微觀經濟秩序的角度提出了對于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的倫理構想,并運用倫理原則分析了數字經濟發展效率能級與社會經濟健康發展、算法黑箱與可信算法構建、個人數據保護與隐私安全等問題。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争力的數字産業集群。王教授據此提出對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期望,使其在倫理秩序的規約下取得更加長足的進步。

      在随後的對話交流環節中,李蘭芬教授認為本次講座關注到了“從倫理思維批判數字經濟價值方位”這一前沿課題,從建設性、風險性兩個角度考慮數字經濟的倫理挑戰,具有深刻的學術價值和時代意義。莊友剛教授、田廣蘭副教授、張晨耕博士等都與主講人進行了互動交流。

      本次講座從數字經濟的革命風暴、資本邏輯、倫理挑戰及秩序重構四個維度對“數字經濟的倫理挑戰與秩序重構”進行了深入探讨。王珏教授邏輯清晰的學術觀點、穩健親和的講授風格深深感染了與會者,引領師生們從倫理學的研究視角對數字經濟的健康發展予以現實關懷。


(周展/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