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鄉村發展專題
時間: 2024-11-15  作者:   浏覽次數: 1905


      【專題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20196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11期《求是》雜志發表《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的重要文章,習近平總書記從現代化建設全局出發,對“三農”工作取得的成就、存在的短闆進行了辯證深入的分析,指出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标,新時代“三農”工作必須圍繞這個總目标來推進。

蘇州作為江南水鄉、魚米之鄉,“三農”工作和城鄉發展一體化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全國的前列。2019年底,農業部公布了99個鄉(鎮)為全國鄉村治理示範鄉鎮和998個村為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名單,蘇州市常熟市梅李鎮、吳中區甪直鎮瑤盛村、相城區望亭鎮迎湖村、常熟市支塘鎮蔣巷村、張家港市南豐鎮永聯村、太倉市璜泾鎮永樂村等多處村鎮上榜。


      【培訓對象】

黨政機關及企事業單位的領導幹部;

城各級各類農委系統的領導幹部;

各地的村支部書記、村長及大學生村官。


      【培訓菜單】

序号

課程

序号

課程

1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與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蘇州實踐

2

二十大精神指導下的鄉村振興區域模式及未來發展

3

學習總書記三農重要論述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偉大事業

4

蘇州鄉村振興的實踐與思考

5

鄉村振興下農特産品直播營銷模式、路徑和方法:

6

智慧農業賦能鄉村振興

7

自強不息探路先行奮力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建設嶄新篇章

8

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9

農村創業的貸款、咨詢等發展服務内容

10

習近平總書記“三農”思想的學習與理解

11

蘇州農村創新創業的思考與實踐

12

提升村書記幹部鄉村振興能力

13

新型職業農民創業中如何撰寫商業計劃書

14

學習貫徹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如期全面實現小康

15

農産品品牌營銷策略

16

培育農業新産業、新業态、新動能推動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

17

新型職業農民創業中需關注的運營管理與方法

18

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19

小麥綠色高質高效栽培技術

20

互聯網+與智慧農業

21

稻田綜合種養技術

22

農村電子商務與淘寶村建設

23

小麥病蟲草綜合防控技術

24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鄉村旅遊業發展

25

水稻新品種及新技術

26

美麗鄉村建設模式及實施路徑

27

漁業養殖現狀分析和前景展望

28

生态農業模式打造宜居鄉村探索

29

水産銷售成功案例分析

30

生态補償機制的理念與實踐

31

水産高質量發展下的綠色 健康養殖技術

32

建立農村環境污染防治長效機制

33

池塘養殖中水體環境的管理和控制

34

美麗鄉村建設的蘇州實踐

35

鄉村振興:從“美麗鄉村”到一二三産業融合

36

鄉風文明建設的實踐和創新

37

家庭農場規劃建設

38

加強農村文化領域治理,淨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環境

39

農業創業政策與案例分析

40

貫徹落實“鄉賢培育計劃”,加強鄉村文化建設

41

農業合作組織财務及投融資相關知識

42

鄉士文化與鄉風文明融合探索

43

家庭農場+合作社:家庭農場經營新模式

44

鄉風文明建設的瓶頸與解決之道——以張家港永聯村為例

45

農業合作社規範化建設與完善

46

我國鄉村治理的趨勢、問題及破解路徑

47

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

48

“三社(土地、 置業、勞務)聯動”的做法與體會

49

大田作物水肥一體技術

50

從城鄉分治到城鄉統管(城鄉社會管理創新)

51

優化稻麥施肥習慣, 促進化肥減量增效

52

鄉村治理模式的發展與創新——以蘇南農村為例

53

推進稻田綠色種養,助力農業産業

54

三産融合激發農村發展新動能

55

現代農機服務與智能裝備

56

圍繞促進人才振興,培養造就新型職業農民隊伍

57

農作物輪作培肥綠色種植技術

58

提高農民收入的新思路與新方法

59

江蘇省園藝産業發展概況與展望

60

發展村級經濟,實現共同富裕

61

設施蔬菜新品種、新技術的推介

62

加快土地流轉,完善家庭承包

63

大棚蔬菜連作障礙及克服技術

64

股份合作:農村集體經濟新的實現形式

65

都市觀光農業特色蔬菜品種

66

城鄉統籌發展的蘇州實踐

67

提高農民收入的新思路與新方法

68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鄉村旅遊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