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管系赴友新街道開展“街校共建”社會實踐活動
時間: 2014-06-30 作者: 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 浏覽次數: 1907
謀共建,促發展。6月26日下午,公共管理系一行14人冒着入夏以來少有的大雨,赴姑蘇區友新街道開展“街校共建”社會實踐活動。
風雨總關情,“關”的是公共管理的“公共情懷”。半天的行程中,在友新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餘赫香等領導的陪同下,公管系老師先後參觀考察了友新街道新近打造運營的數字城管平台、姑蘇區弱勢群體最集中的梅亭社區、失地農民回遷房面臨諸多物業管理問題的官莊前小區,以及姑蘇區硬件條件最好的四季晶華社區,并在四季晶華社區與街道領導和社區主要負責人進行了座談。
座談會上,友新街道黨工委書記顔維強詳細地介紹街道概況、工作重點、突出成就和面臨問題,并表達了深化街校共建的期盼。學院黨委書記張才君、行政副院長潘曉珍、公共管理系主任鈕菊生、系副主任龔詠梅,以及知名教授喬耀章等先後發言,對友新街道給予我院在城市管理專業實習基地建設、人才培養、課程建設、社會服務合作等方面的支持、關心和幫助表示感謝,并就如何進一步夯實實習基地建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中的“走出去、請進來”和如何圍繞街道改革發展實際來提升城市管理工作有效性以及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等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達成多方面拓展街校共建共識。
友新街道是我院于2013年3月以江蘇省 “公共管理類”重點專業建設為契機所創設的教學實習基地之一。該街道是姑蘇區中轄區面積較廣、人口衆多、社區類型多樣的快速成長中街道。目前,街道主要為我院承擔城市管理專業學生課程教學和畢業實習的育人訓練功能,與院系有着順暢的溝通和優良的合作。
座談會後,驟雨初歇,老師們還現場參觀由我系嚴金泉老師負責開發的0690綠色生活廣場項目,領略了将綠色環保和商業文明實現有機結合的全新設計理念。
走基層,接地氣,尋契點,謀共赢。這是公管系近年來着力探索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一個實踐抓手,它将有力地促進街校雙方友好相處、優勢互補,更好地服務于創新型、實踐性人才培養和助力于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
風雨總關情,“關”的是公共管理的“公共情懷”。半天的行程中,在友新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餘赫香等領導的陪同下,公管系老師先後參觀考察了友新街道新近打造運營的數字城管平台、姑蘇區弱勢群體最集中的梅亭社區、失地農民回遷房面臨諸多物業管理問題的官莊前小區,以及姑蘇區硬件條件最好的四季晶華社區,并在四季晶華社區與街道領導和社區主要負責人進行了座談。
座談會上,友新街道黨工委書記顔維強詳細地介紹街道概況、工作重點、突出成就和面臨問題,并表達了深化街校共建的期盼。學院黨委書記張才君、行政副院長潘曉珍、公共管理系主任鈕菊生、系副主任龔詠梅,以及知名教授喬耀章等先後發言,對友新街道給予我院在城市管理專業實習基地建設、人才培養、課程建設、社會服務合作等方面的支持、關心和幫助表示感謝,并就如何進一步夯實實習基地建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中的“走出去、請進來”和如何圍繞街道改革發展實際來提升城市管理工作有效性以及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等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達成多方面拓展街校共建共識。
友新街道是我院于2013年3月以江蘇省 “公共管理類”重點專業建設為契機所創設的教學實習基地之一。該街道是姑蘇區中轄區面積較廣、人口衆多、社區類型多樣的快速成長中街道。目前,街道主要為我院承擔城市管理專業學生課程教學和畢業實習的育人訓練功能,與院系有着順暢的溝通和優良的合作。
座談會後,驟雨初歇,老師們還現場參觀由我系嚴金泉老師負責開發的0690綠色生活廣場項目,領略了将綠色環保和商業文明實現有機結合的全新設計理念。
走基層,接地氣,尋契點,謀共赢。這是公管系近年來着力探索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一個實踐抓手,它将有力地促進街校雙方友好相處、優勢互補,更好地服務于創新型、實踐性人才培養和助力于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