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認真開展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
時間: 2014-11-06  作者: 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  浏覽次數: 2139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江蘇省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見》精神,全面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時為新生的入學适應和身心成長問題給予及時指導和幫助,10月31日、11月4日,學院邀請蘇南地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王平副教授為2014級本科生開展了兩場主題為“與大學生談心理韌性發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講座由學院學工辦副主任、2014級本科生輔導員甄勇老師主持。
 
  

  王平老師的講座大緻分為三個部分,即壓力的來源、什麼是心理韌性、如何培養心理韌性,每一部分都圖文并茂,幽默風趣。王老師先以朱镕基、林肯、史泰龍等名人的事例說明人的一生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壓力,區别在于人要如何面對壓力。接着以研究中的真實經曆為例向現場學生介紹了大學生心理壓力的幾個來源,無論是學業、家庭還是交友方面,随着大學生活的逐漸展開,都可能引發大學生的心理壓力問題。
  王老師還從專業角度解釋了心理韌性的含義與表現。心理韌性是指經曆重大壓力事件和日常煩心事後,身心平衡狀态被打破到重新恢複平衡的動态發展過程。它主要表現在具有積極的未來取向、目标專注能力、情緒調控能力和積極認知能力。王老師強調,具備心理韌性的人可以積極調動資源靈活處理壓力。在她耐心的講解下,晦澀的專業名詞也變得簡單易懂了,同學們積極回應王老師提出的問題,在互動時報以熱烈的掌聲,整場講座一直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
  為了幫助同學順利建立心理韌性,王老師以“狐狸吃葡萄”為例,詳細地解釋了學生在遇到挫折後的多種反應類型。她說:“高心理韌性的人是合作型的,大家在大學裡不能忘記從同學身上學到一些東西,人的一生很重要的不是從書本上學到什麼,而是從人的身上學到什麼,觀察學習是人一生都要做的事情。”她還提倡同學要建立一個可求助的網絡系統,當自己遇到困難時,要學會向同學、家長或者老師求助,多給彼此一個擺脫困境的機會。她說困境并不是終結,同學們在遭遇困境時往往能發揮自己的潛能,發展出全新的自我。同學們聽得聚精會神,時而凝眉沉思,時而提筆記錄,整個會場安靜的好像阒然的原野。講座結束後,會場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
  這次講座,讓14級新生在面對未知生活時不再迷茫困惑,在遭遇壓力時懂得纾緩排解,在面對挫折時學會培養心理韌性,相信他們會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乘風破浪,一往無前,展現當代大學生應有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