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世南教授、田芝健教授出席“信息公開與政府創新”國際研讨會
時間: 2013-04-02 作者: 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 浏覽次數: 2211
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與美國卡特中心于2012年12月12日、13日舉辦了“信息公開與政府創新”國際研讨會。
美國前總統卡特先生莅臨本次研讨會并做主題報告,來自世界銀行、國際預算組織、福特基金會等國際機構的專家與來自國務院、教育部、文化部、農業部、環保部、商務部、國家預防腐敗局、中國知識産權局、最高人民法院、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中國社科院、中央編譯局以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南開大學、蘇州大學等高校的學者、政府官員和NGO組織領導者共90多人共同探讨了中國政府信息公開和陽光政府制度建設實踐的有益經驗。
12月12日上午, 卡特先生作了演講,他認為政府應當更加開放,應當讓國家的人民了解政府到底在做什麼,人民隻有更加了解國家的政治,才能夠更加信任政府。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一定要确保政府的信息公開和自由共享。卡特說,他畢生的目标就是保證中美兩國能有良好的關系。卡特提及政府信息公開的重要性時說,在他擔任總統期間,受越南戰争和一些錯誤決策影響,美國政府曾經遭遇民衆廣泛批評,而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有效改善了這一情況,并且保障公民免遭政府權力侵害。卡特認為,習近平等中國領導人高度重視反腐問題,這就要求相關法律能夠将隐秘的腐敗行為全部覆蓋。在信息公開領域,中國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有待提高的空間依然很大。中國現行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隻是一部行政法規,和法律的效力區别很大。而且司法機關等很多事務都未包括在内,保密事項過多。這些豁免都令不少官員都有空間能鑽空子,以權謀私的情況依然大量存在。12月11日,在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會面時,卡特即提出,必須要把反腐敗的行政指令變成法律,而且必須由最高領導來支持并且實施。卡特表示,他的發言符合中國最高領導人關于反腐的決心。信息公開已經在中國政府和領導人間形成共識。他也毫不懷疑,在未來,中國人民和官員有能力向全世界宣布,中國可以成為一個最好的範例:政府官員的行為都能被公衆了解、并且參與其中;有錯必改;讓政府和人民處于融洽和和諧的關系之中。卡特确信,中國一定會取得政府信息公開方面的新進展。
原國務院法制局局長、中國法學會常務副會長、現任世界組織法研究會會長孫琬鐘、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王錫鋅、世界銀行駐中國、蒙古和韓國代表Klaus Rohland先生、原墨西哥信息公開委員會專員、現任國際預算促進會政府預算公開指導項目主任胡安.帕布羅.格雷羅先生、美國卡特中心CEO John Hardman先生、美國卡特中心美洲項目高級副主任及全球信息公開項目經理Laura Neuman女士也做了主題發言。
12月12日下午,方世南教授就《當代中國政府信息公開存在的八大挑戰》作了主題發言。方世南教授指出,近年來,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雖然取得了很大進展,但是,由于在政府行政理念、行政文化價值觀、體制機制、管理方式、組織架構、政策法規以及對政策法規的執行力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這一進程步履艱難,存在着諸多挑戰。他着重圍繞“八個不”進行了闡述,即政府權力與公民權利的不對等;政府信息擁有量與公民知情權實現程度的不對稱;傳統管理方式和經驗與信息社會現代治理方式的不協調;封建官本位文化的殘留影響與公民意識不斷提升趨勢的不吻合;維護政府自身利益的價值導向與以社會公衆利益為價值取向的不一緻;政策法規的健全度以及對政策法規的執行力與社會期望值的不匹配;上層信息公開和基層信息公開互動管道的不順暢;黨務公開與政務公開以及國家政權機關信息公開工作的不平衡。方世南教授的發言赢得了大會的熱烈反響。
12月13日,田芝健教授就加強政府信息公開的立法,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制定“國家信息公開基本法”以及執政信息公開法、參政信息公開法、行政信息公開法、司法信息公開法以及其他公共機構信息公開法等專門法律,提出了一些建議。
方世南教授和田芝健等教授等近年來緻力于地方政府信息公開的實踐研究,系統總結了常熟推進信息公開和太倉從事政社互動協商民主的經驗,撰寫了“從公民社會視角看太倉政社互動推動社會管理創新的重大價值”、“太倉推進基層黨内民主”等研究報告,與研究所多位研究者合作出版了《權力公開透明運行與常熟實踐》一書。有關研究成果得到了國際社會和國内學術界的廣泛關注。
美國前總統卡特先生莅臨本次研讨會并做主題報告,來自世界銀行、國際預算組織、福特基金會等國際機構的專家與來自國務院、教育部、文化部、農業部、環保部、商務部、國家預防腐敗局、中國知識産權局、最高人民法院、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中國社科院、中央編譯局以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南開大學、蘇州大學等高校的學者、政府官員和NGO組織領導者共90多人共同探讨了中國政府信息公開和陽光政府制度建設實踐的有益經驗。
12月12日上午, 卡特先生作了演講,他認為政府應當更加開放,應當讓國家的人民了解政府到底在做什麼,人民隻有更加了解國家的政治,才能夠更加信任政府。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一定要确保政府的信息公開和自由共享。卡特說,他畢生的目标就是保證中美兩國能有良好的關系。卡特提及政府信息公開的重要性時說,在他擔任總統期間,受越南戰争和一些錯誤決策影響,美國政府曾經遭遇民衆廣泛批評,而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有效改善了這一情況,并且保障公民免遭政府權力侵害。卡特認為,習近平等中國領導人高度重視反腐問題,這就要求相關法律能夠将隐秘的腐敗行為全部覆蓋。在信息公開領域,中國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有待提高的空間依然很大。中國現行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隻是一部行政法規,和法律的效力區别很大。而且司法機關等很多事務都未包括在内,保密事項過多。這些豁免都令不少官員都有空間能鑽空子,以權謀私的情況依然大量存在。12月11日,在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會面時,卡特即提出,必須要把反腐敗的行政指令變成法律,而且必須由最高領導來支持并且實施。卡特表示,他的發言符合中國最高領導人關于反腐的決心。信息公開已經在中國政府和領導人間形成共識。他也毫不懷疑,在未來,中國人民和官員有能力向全世界宣布,中國可以成為一個最好的範例:政府官員的行為都能被公衆了解、并且參與其中;有錯必改;讓政府和人民處于融洽和和諧的關系之中。卡特确信,中國一定會取得政府信息公開方面的新進展。
原國務院法制局局長、中國法學會常務副會長、現任世界組織法研究會會長孫琬鐘、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王錫鋅、世界銀行駐中國、蒙古和韓國代表Klaus Rohland先生、原墨西哥信息公開委員會專員、現任國際預算促進會政府預算公開指導項目主任胡安.帕布羅.格雷羅先生、美國卡特中心CEO John Hardman先生、美國卡特中心美洲項目高級副主任及全球信息公開項目經理Laura Neuman女士也做了主題發言。
12月12日下午,方世南教授就《當代中國政府信息公開存在的八大挑戰》作了主題發言。方世南教授指出,近年來,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雖然取得了很大進展,但是,由于在政府行政理念、行政文化價值觀、體制機制、管理方式、組織架構、政策法規以及對政策法規的執行力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這一進程步履艱難,存在着諸多挑戰。他着重圍繞“八個不”進行了闡述,即政府權力與公民權利的不對等;政府信息擁有量與公民知情權實現程度的不對稱;傳統管理方式和經驗與信息社會現代治理方式的不協調;封建官本位文化的殘留影響與公民意識不斷提升趨勢的不吻合;維護政府自身利益的價值導向與以社會公衆利益為價值取向的不一緻;政策法規的健全度以及對政策法規的執行力與社會期望值的不匹配;上層信息公開和基層信息公開互動管道的不順暢;黨務公開與政務公開以及國家政權機關信息公開工作的不平衡。方世南教授的發言赢得了大會的熱烈反響。
12月13日,田芝健教授就加強政府信息公開的立法,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制定“國家信息公開基本法”以及執政信息公開法、參政信息公開法、行政信息公開法、司法信息公開法以及其他公共機構信息公開法等專門法律,提出了一些建議。
方世南教授和田芝健等教授等近年來緻力于地方政府信息公開的實踐研究,系統總結了常熟推進信息公開和太倉從事政社互動協商民主的經驗,撰寫了“從公民社會視角看太倉政社互動推動社會管理創新的重大價值”、“太倉推進基層黨内民主”等研究報告,與研究所多位研究者合作出版了《權力公開透明運行與常熟實踐》一書。有關研究成果得到了國際社會和國内學術界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