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說|虞曉涵:在蘇大角落不止有故事
時間: 2021-12-31  作者:   浏覽次數: 2304

虞曉涵

蘇大角落的故事”

虞曉涵,2019屆物流管理(中外合作辦學)專業本科生。小管家誕生不久後,學姐虞曉涵開始參與運營小管家。她開創了蘇大角落故事推送欄目,将生活的點滴感觸表達于小管家推送中。她曾說,保持愛是她寫作的唯一基石,而也正是這份熱愛,使小管家在虞曉涵學姐的打樣下一步步成熟、發光。某種程度上,這是一種激勵,亦是一種傳承。




蘇大故事的續寫

保持熱愛

漫漫亦爛爛

蘇大角落裡有我

便有意義



我與蘇大角落

第一次寫「 蘇大角落故事」這個專欄的時候,距離小管家的出生還沒有過很久。當時我僅被告知需要在每個星期五發一篇推送,内容是什麼倒沒有規定。我想,既然沒有規定,那不如寫一點我願意寫的東西。

我記得那時候每篇推送可能隻有兩三百的閱讀量,所以談不上什麼負擔。習慣寫作的人應該能了解,親自寫幾百字其實比從東拼西湊出一篇二手貨更省時省力。其中印象很深的一篇故事是有關去取快遞的事,寫它的時候甚至都不需要再走一次快遞點,因為當時對蘇大學生來說跑到二期挑挑揀揀實在是太熟悉了。這篇推送發出來之後,我看到我舍友邊讀邊樂。

也有過絞盡腦汁實在寫不出來東西的時候,這時候我就會發現,一個人想要找到幸福也許很難,但想要遇到困難實在很簡單,于是也出現了幾篇對校園生活不便的抱怨。我當時很喜歡用戲谑的語氣去吐槽一些倒黴事,吐槽完了便覺得倒也沒有那麼倒黴。這類文章倒更能引起共鳴,最多人和我提到的就是在食堂找不到勺子的故事。五年過去了,不知道蘇大三食堂的勺子是不是還不夠用。

整個專欄持續的時間大概也隻有半年不到,停止的原因我現在也記不清了。一開始寫的時候隻當是完成任務,慢慢也有了感情。除此之外,他人的反饋也是我沒有預料到的。當時有很多朋友會認真地讀我寫下的每一篇故事;還有一本研究生主辦的校園刊物因此對我進行了一期采訪;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我親爹堅持在每一篇推送下深情評論,用自己真名做微信昵稱的他可能沒有意識到,寫在作者欄的我恰巧和他一個姓。

我很感激當時鼓勵我做這件事的同學和老師,我也很感激蘇大,雖然我能給它留下什麼東西,但它給了我一個獨一無二的電子印章。

我從識字開始就習慣寫故事。讀書和習作對我來說不算愛好,不算特長,僅僅算是一個消遣。這種消遣随逐漸變成我生活的一部分。年紀的增長改變了我的遣詞造句和行文風格,卻還不夠改變某種内核:寫作是我給世界的情書。

對世界保存愛意,并不指時刻都能有好心情,也不是做整天都樂的大傻子。愛的反面不是恨,愛的反面是冷漠。一切情緒,一切的愛,恨,憤怒,釋懷,悲傷,幸福,希望和絕望都是還保持熱愛的證據。我前兩年出現了比較嚴重的情緒問題,于是兩年之間我沒能寫下一個字。我失去了表達的欲望。

人應當有表達的欲望才行,或者可以說,表達欲是生命力的一部分。這并不僅僅局限于寫作,無論是照片,視頻還是在朋友圈發九宮格自拍都可以是一種表達。這是一種需要小心翼翼去呵護的東西,一不留神就會消逝在生活的洪流裡。我想,一個年輕人如果失去了表達欲未必會過得不好,但也許會沒有辦法去愛。

保持愛真的太重要了,這是我寫作唯一的基石。

從蘇大畢業已經兩年了,現在有時候偶爾路過學校,都會有一種恍惚感,總感覺學校最北邊那棟宿舍的五樓是不是還躺着一個自己。這種時空的交疊會讓我顫栗,又會讓我覺得有一些幸福。每一年蘇大的銀杏都會變得金黃,每一年它們都迎來送往。我已經離開了,但有一部分的我留在這裡。

我還沒有把寫作變成職業,目前也沒有這樣的打算,這反倒讓這件事變得更簡單了。這種狀态下,文字并不一定能表達出美好或痛苦,但它一定能表達出真誠。真誠是一種很可貴的品質,不僅是對他人,更多是對自己。在我停止寫作的時間裡我甚至無法對自己誠實,不願意去承認自己的軟弱,不願意去坦白自己的欲望,這些當然可以随着時間慢慢消解,但如果能堅持寫作,這個過程會快得多。

對很多人來說,無目的的寫作也許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情。它沒有辦法直接創造利益,大多數情況下也沒有什麼反饋,花幾天幾夜用心頭血把自己剖開重塑寫下的東西可能隻有幾十個人掃一眼,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世間的忙碌和痛苦彌天蓋地,足以湮滅任何一個微小存在,足以消抹任何一個黑白字迹,但人類總會用經日曆年的勇氣和熱愛找到黑夜裡的光亮。加缪讓人堅持奮鬥對抗生活的荒謬,我想,堅持寫作和表達也是一種微弱的對抗。這當然是一種孤獨,但抛開時空的限制,它又顯得沒有那麼單薄。你永遠不知道讓你心靈震顫的文字會來自何處,你也永遠不會知道你留下的東西在多久之後會讓另一個人受到觸動。

寫這篇文章是受管院的張凱麗老師邀請,她對我說她現在依舊對我的文章記憶深刻,哪怕已經過了整整五年。如果一定要問我意義是什麼,我想,這就是一種意義。


小管家在被關注,在被越來越多的人看着。我們在裡面書寫自我,在裡面看見自我。在蘇大的角落,發生着每個人的驚天動地,而我們,就像虞曉涵學姐一樣,努力把波瀾壯闊捕捉、表達,将情緒傳遞,讓角落的故事也被傾聽。



素材來源 |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新聞中心

文字 |虞曉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