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部專題
時間: 2024-11-15  作者:   浏覽次數: 244

序号

課題

序号

課題

1

持續深化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實踐,夯實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基層基礎

2

以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

3

社區治理模式的創新與社區治理問題的研析

4

社區治理創新與社區治理問題研析:以蘇州為例

5

數字賦能基層治理

6

基層社會工作站建設與運營

7

兩企三新組織黨支部規範化建設的關鍵問題

8

社會工作專業化與本土化

9

社會治理視野下社會工作服務站與志願服務組織建設、管理與發展趨向

10

基層群衆工作的難點與對策

11

社會工作專業政策理論與實務

12

社會工作者法治意識和法治思維培養

13

社區分類治理模式與民主協商

14

建設社會治理共同體的路徑探索

15

機構社工與社區工作者從嵌入到融合

16

五社聯動下社工站的運營實踐與專業反思

17

項目制下需求評估的内涵、實施過程與示範案例

18

全科社工的職業素養和資産為本的社區發展

19

社區基金參與社區治理造血機制解讀

20

社會工作“本土化”的實踐與思考

21

基層社會治理的創新案例

22

蘇州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實踐探索

23

老年認知障礙友好社區建設的國際經驗與本土實踐

24

社會工作者的超能力--精神康複驿站中社工的實務操作

25

社會工作國際前沿态勢與本土發展展望

26

社會工作的本土出場與前沿創新挑戰

27

個案工作在社工實務中的設計與應用

28

小組工作實務技巧--基于社區精康服務的小組工作實踐分享

29

黨建引領社會工作:基于社區場域的專業實踐與理論建構

30

社區社會組織培育路徑--新江南社區案例分享

31

從社區服務社會化項目到社工站建設的轉型升級--基于昆山實踐

的探索

 

32

學校社會工作的理論應用、實務案例與發展模式--基于蘇州太倉與台灣新竹的實踐經驗

33

社區營造理念及治理思路

34

未成年人保護的服務策略與案例分析

35

“社志聯動”模式創新及其實踐探索

36

社區社會工作方法與案例撰寫

37

社會工作部組建後地方社會工作的路向思考

38

五社聯動下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

39

社會工作本土化發展反思——基于蘇州社工行業的觀察

40

城鄉社區治理創新與服務新趨勢

41

社會組織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路徑

42

社工站室參與社區治理的品牌思維

43

政府購買服務與社會組織培育發展

44

社會工作專業技巧在社區實務工作中的運用

 

      現場教學:

社會治理類

主要是基層矛盾糾紛化解

松陵街道集成指揮中心+矛調中心;

七都鎮矛調中心+江村矛調中心+“美美與共 江村之治”鄉村治理會客廳”

城鄉社區治理

張家港市大新鎮大新社區——志願式物業服務開啟開放小區物業服務新模式。

吳江區七都鎮開弦弓村——“五社聯動”共繪“江村治理”新篇章

吳中區香山街道舟山花園社區——傳承香山幫精神,打造“香山·幫”品牌助力基層社會治理

數字賦能基層治理

數字之“智”賦能網格之“治”——常熟董浜村

數字賦能——望亭鎮果園社區

“黨建+數智”新模式——唯亭街道

兩企三新黨建工作

蘇州時尚舞台商圈黨群服務中心

蘇州市網約車行業黨群服務中心

張家港“速遞先鋒”黨建陣地

基層群衆工作

唯亭街道青劍湖社區

越溪香溪社區

基層社會工作站建設與運營

姑蘇區滄浪街道社會工作站

相城區元和街道社工站

周莊鎮社會工作站

甪直社工站

昆山花橋社工站

社會工作者隊伍建設

社會工作專業化與本土化

社會工作相關政策與制度

 

社會工作專業理論與方法

 

社會工作專業實務(如青少年社會工作、醫務社會工作、校園社會工作、婦女社會工作等)

兒童友好社區——相城區漕湖街道漕湖花園二社區、吳中區越溪街道珠村社區、斜塘街道月墅社區

其他

蘇州工業園區社會組織培育基地——社會組織成長發展和參與社會治理的綜合服務平台

蘇州公益園——全市性社會組織培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