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做好2018級思政師範生的教育實習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的教學能力,增進學生對教師職業的了解與規劃,2021年9月8日上午,學院邀請江蘇省政治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蘇州市新草橋中學校長舒蘭蘭老師在騰訊會議開展了題為“新高考背景下對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與建議”的線上講座。本次講座由思政教研室主任王一成老師主持,2018級、2019級全體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同學及其他校内外師生共同參與了本次講座。
講座伊始,舒蘭蘭老師圍繞“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這一熱點話題分析了高考改革的必要性,進而通過教育部考試中心于2019年12月發布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向同學們介紹了新高考政策。她指出,新高考評價體系由“一核、四層、四翼”組成,它們分别對應回答了“為什麼考”、“考什麼”和“怎麼考”這三個問題。其中,“一核”是高考的核心功能,旨在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和引導教學;“四層”是高考的考查内容,它包括“核心價值、學科素養、關鍵能力和必備知識”;“四翼”則是高考的考查要求,即“基礎性、綜合性和應用性”。
随後,圍繞“一核、四層、四翼”這三個方面,舒蘭蘭老師提出,課堂轉型是當下學校改革的核心,學科核心素養的意義最重要的是實現學科育人目标的升級。要實現從教書到育人的轉變,我們需要讓教學由“知識本位”的“被動學習”轉型為“素養本位”的能動學習,進而使學生兼具關鍵能力、必備品格和正确的價值觀念。基于此,舒蘭蘭老師向同學們講明了當下政治教師要實現“引領立德樹人”這一使命的三大要求,并通過幾個教學案例詳細闡釋了新高考背景下,學科核心素養落地課堂的五大要素。政治教師要引領立德樹人,一要明确立德樹人中“德”的内涵;二要旗幟鮮明,充滿自信;三要有情懷和視野,對知識點做到“多講、講透”。學科核心素養要落地課堂,一是要實現教學目标素養化,這是落地基礎;二是要做到問題驅動的整合式教學,這是落地的主要形式;三是要實現學科知識情境化,這是落地的重要手段;四是要求學科知識結構化,這是落地的必要保障;五是做好“教、學、評”一體化,這是落地的關鍵策略。為了使同學們更好的理解這五大要素,舒蘭蘭老師通過一則有關“創新”的教學案例進一步分析了如何做到“有效教學”。第一,教師要熟悉課本知識,建立學科素養目标體系;第二,教師要把深度學習設計出來,做到高認知、高投入、深度介入(即真實任務與真實情境的介入)和深度反思,讓真實學習真正發生;第三,教師應當采用大單元備課,提升站位,改變格局;第四,教師要變“教材内容”為“教學内容”,從“三化(即條件化、情景化、結構化)”實現“三有(即有趣、有用、有意義)”,第五,做好學習方式與學習目标的匹配;第六,實施“學—評—改”的教學,将有效教學落到實處。舒蘭蘭老師也再次通過這六個策略向同學們強調,作為教師,首先要做到“功夫在課前”,将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其次,應當要讓課堂充分體現課程的意義;最後,要重視學生的方法思維,做好“方法立意”的評價。
最後,講座在舒蘭蘭老師與同學們的交流互動中結束。舒蘭蘭老師從自身經驗和教學實踐出發,為同學們解答了如何在面試中進行高質量試講、教師職業規劃等問題。整場講座,舒蘭蘭老師将教學實踐與政策理論相結合,以經典的案例和易于理解的方式為同學們上了生動的一課。同學們不僅積累了課堂教學的相關知識,還進一步增進了對教師職業的了解,為未來的教育見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文圖/顧佳蕾 海報/周展)